清明:不忘故人,不负春光

我说,你是人间的四月天

请注意,本文编写于 1701 天前,最后修改于 1126 天前,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。

清明节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,属于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。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,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,抒发人们尊祖敬宗、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。清明节历史悠久,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,春秋二祭,古已有之。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,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。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,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。


清明到了,这我又有事不能回家。只能写篇文章聊以自慰。

清明为何总是下雨
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。诗人杜牧,在行路中间,可巧遇上了雨。清明,虽然是柳绿花红、春光明媚的时节,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,常常赶上“闹天气”。远在梁代,就有人记载过: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,往往有“疾风甚雨”。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,还有个专名叫作“泼火雨”。诗人杜牧遇上的,正是这样一个日子。

有人说造成此的原因是,在清明前后,冬去春来,南方温暖潮湿的暖空气开始活跃北上,北方的干冷的空气还没有消退,又频繁南下,两股空气相遇就会造成阴雨绵绵的天气。

我想另一个原因是,祭祀祖先,天地大悲,老天也是怀着一颗沉重的心,下雨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悲伤的氛围。

一过节,我就想吃东西


青团:江南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,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,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,不甜不腻,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,是清明踏青必备的零食。

我贼喜欢吃这个青团,按照我那里说这个叫“艾草饼”,因为是用艾草的汁混合米粉做出来的。里面可以放糖,腌菜,也有放肉馅的。

我就喜欢拿它蘸着糖吃。吃起来特别有嚼劲。

麦糕:又叫麦粥。它是一种用大麦粉煮成的粥状物,里面加入杏仁、花生、葡萄干等干果,待凝固之后切成一块一块,浇上糖浆或蜂蜜,香糯可口,甜而不腻。

这好像是北方的美食,我没吃过,感觉应该挺好吃的。

馓子:今天一说撒子,就感觉是新疆美食,其实不然。在宋朝的时候,撒子就已经出现,它是用蜂蜜调水和面,在经过油炸而成,酥脆香甜,美味可口,也是寒食节必备的美食。

吃起来应该甜甜脆脆的吧。

美好的四月


满街杨柳绿丝烟,最美不过四月天。在万物生长的美好春光里,我们慎终追远,亦催护新生。不妨少一点“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”的沉重,多一点“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”的闲适。

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;
笑响点亮了四面风;轻灵
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。

添加新评论

评论列表